聊聊成年后的亲子关系
点击数:16 | 回复数:0 | 收藏数:0 | 最后回复发表于2024.03
1楼
- 西祠胡同
- 发表于 2024.03.21 15:29:42
原创 一条河豚鱼 微信公众号:西祠婚后空间 2023-11-21 10:14
我小时候想不通一件事,为什么我爷爷奶奶对我父亲那么无情,即使听到他可能得上胃癌(误诊)这样的噩耗也没有多少怜惜。
这可是他们的亲儿子啊!是奶奶身上掉下来的肉啊!长像酷似爷爷啊!长子啊……这事直到我40岁以后才渐渐有点想明白。
父母和子女,本应是最亲密的关系,超过夫妻。毕竟夫妻离了婚就可能变成陌生人,而亲子关系任何情况下都断不了。
但实际上,亲子关系最好的时期就是孩子还小的时候,亲亲抱抱举高高。等孩子大了、有了独立意识,关系好不好,就不一定了,分化得厉害。
等孩子结婚后,与别人组织了新的家庭,脱离了原生家庭,亲子关系就变得像亲戚关系一样了。既是亲戚,好与不好,就纯粹看相处得怎么样了。
在我的上一贴里,有位版友说我:为什么对自己孩子都有嫌弃呢,家里有爸妈的爱,孩子才不愿意离开,她能陪伴你们多好。
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在动物界,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在幼崽长大后将它们赶出去,哪怕是群居动物也一样。
公崽子赶出去是让它们独立生存、抢夺雌性、建立自己的领地;母崽子赶出去相当于种群之间的雌性交换,防止近亲繁衍。
人是动物进化来的,也脱离不了动物的本性。所以人也应该到了一定年龄就离开父母,成立自己的新家庭,男女都一样。
像过去那种大家庭几十口子生活在一起的,主要是封建礼教的产物,儒家宣扬牺牲小的、孝敬老的。例如“二十四孝”之“埋儿奉母”、“父母在不远游”等等。
这是出于封建统制的需要,把人圈起来,便于管理。而动物界都是牺牲老弱病残、保护年轻力壮的,这利于物种生存繁衍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古代生产力低下、战乱频发,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生存,大家族抱团取暖、共御外敌。
但如今,封建礼教的影响小了、生产力强大、物质丰富,一个人也能很好地生存,人又开始释放天性、摆脱束缚、追求自我。
有条件的结婚搬出去单独居住,甚至没结婚的也搬出去单独居住。
有一部分父母,害怕跟子女分离,哪怕子女结婚了,也希望能留在家里,或者住得很近,即使天天伺候他们,也乐此不疲。
有的老人,真的太过勤劳,每天去儿女家做饭洗衣干家务,等他们回来了一阵吃饭,完了洗完碗再走。或者饭也不吃,做好了就悄悄离开,像个保姆或钟点工。
至于子女,有的喜欢这样的父母,有的不喜欢。不喜欢的多数是儿媳妇,觉得公婆这样是侵犯了自己的领地、干涉自己的生活。
我绝对不是什么勤快人,我连自家的事都不想干、不得不干,更不可能去帮别人干活了,还吃力不讨好,除非我疯了。
如果子女勤快,在家有时间也有兴趣做饭洗衣做家务,不仅不再成为父母的负担,反而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,一般父母都乐意同他一起生活(对子女有更高的要求的除外)。
有些收入高、有实力的父母还让工作不稳定的子女做起了“全职儿女”,按月付工资,权当请保姆了,还比保姆可靠贴心。对子女来说,既解决了就业问题,还忠孝两全。
但如果父母不是那么任劳任怨的,子女又懒惰,还嘴巴不甜,双方天天在一起,无疑成了相互折磨。
父母觉得把你养大了、也砸锅卖铁供你成了家,已经完成任务了,你还赖着不走,继续压榨我的剩余价值,婶可忍叔不可忍。
子女觉得你就我一个孩子,以后我给你养老送终,任务艰巨着呢,你现在身强力壮的,帮我做点家务带带孩子咋了?亲人之间不就应该相互帮助吗?
好了,这矛盾就来了,日复一日的,亲情也消磨殆尽,只剩下满腹牢骚,甚至满腔怨恨。
父母爱孩子是出于本能,但这本能不足以支撑几十年付出无怨无悔,父母对孩子不计回报的爱其实只有短短的两三年。
俗话说“三岁看老”,一到三岁,父母就开始考察这孩子聪明不聪明、性格好不好。上学后更是看成绩说话,考得好,笑脸相迎;考砸了,恶语相向。
随着孩子的长大,父母的要求也不停地转换:从要求成绩好、到要求工作好、再到要求找的对象好,终极要求是对自己好。
当孩子达不到要求,父母越来越失望后,就甭指望父母一直想把他留在身边,天天相亲相爱一家人了。
孩子对父母也一样,幼儿时期希望父母时刻陪伴自己;
儿童时期希望父母不停地给自己买玩具;
学生时期希望父母不要给自己压力;
找工作时希望父母能帮上自己;
找对象时希望父母给自己买房子;
生娃后希望父母给自己带孩子;
养老时希望父母自给自足……
掺杂了这么多的利益纠葛,亲子关系怎么可能还是单纯的血缘关系呢?也就是有利益关系的血亲,或者有血亲的利益关系罢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亲子关系从始至终都亲密无间,可以说还停留在3岁之前,中老年的妈妈和成年人子女还是彼此眼中世界上最亲的人。
这也许是很多父母希望看到的样子,然而喜欢的未必是健康的,真要这样很可能是一场“灾难”。
成年人在感情上极度依赖父母,无法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,配偶更像插足者,还是插不上的那种。这类人有个大家熟悉的称号:妈宝男、妈宝女、恋母癖、恋子癖。
如果有女人希望将来儿子永远把自己放在心尖尖上,在与儿媳的争斗中无原则地站队自己。
那我请你想象一下:你小时候,你父亲对爷爷奶奶惟命是从,还伙同爷爷奶奶一起欺负你妈的情形吧。
你会认为他是一个好男人、好丈夫、好父亲吗?你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吗?
我希望我女儿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,该成家的时候成家。如果不行,那至少不要天天在我面前晃,好像时刻在告诉我,该工作时没工作,该成家时没成家。
我只想眼不见心不烦,这要求不过分吧?
我小时候想不通一件事,为什么我爷爷奶奶对我父亲那么无情,即使听到他可能得上胃癌(误诊)这样的噩耗也没有多少怜惜。
这可是他们的亲儿子啊!是奶奶身上掉下来的肉啊!长像酷似爷爷啊!长子啊……这事直到我40岁以后才渐渐有点想明白。
父母和子女,本应是最亲密的关系,超过夫妻。毕竟夫妻离了婚就可能变成陌生人,而亲子关系任何情况下都断不了。
但实际上,亲子关系最好的时期就是孩子还小的时候,亲亲抱抱举高高。等孩子大了、有了独立意识,关系好不好,就不一定了,分化得厉害。
等孩子结婚后,与别人组织了新的家庭,脱离了原生家庭,亲子关系就变得像亲戚关系一样了。既是亲戚,好与不好,就纯粹看相处得怎么样了。
在我的上一贴里,有位版友说我:为什么对自己孩子都有嫌弃呢,家里有爸妈的爱,孩子才不愿意离开,她能陪伴你们多好。
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在动物界,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在幼崽长大后将它们赶出去,哪怕是群居动物也一样。
公崽子赶出去是让它们独立生存、抢夺雌性、建立自己的领地;母崽子赶出去相当于种群之间的雌性交换,防止近亲繁衍。
人是动物进化来的,也脱离不了动物的本性。所以人也应该到了一定年龄就离开父母,成立自己的新家庭,男女都一样。
像过去那种大家庭几十口子生活在一起的,主要是封建礼教的产物,儒家宣扬牺牲小的、孝敬老的。例如“二十四孝”之“埋儿奉母”、“父母在不远游”等等。
这是出于封建统制的需要,把人圈起来,便于管理。而动物界都是牺牲老弱病残、保护年轻力壮的,这利于物种生存繁衍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古代生产力低下、战乱频发,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生存,大家族抱团取暖、共御外敌。
但如今,封建礼教的影响小了、生产力强大、物质丰富,一个人也能很好地生存,人又开始释放天性、摆脱束缚、追求自我。
有条件的结婚搬出去单独居住,甚至没结婚的也搬出去单独居住。
有一部分父母,害怕跟子女分离,哪怕子女结婚了,也希望能留在家里,或者住得很近,即使天天伺候他们,也乐此不疲。
有的老人,真的太过勤劳,每天去儿女家做饭洗衣干家务,等他们回来了一阵吃饭,完了洗完碗再走。或者饭也不吃,做好了就悄悄离开,像个保姆或钟点工。
至于子女,有的喜欢这样的父母,有的不喜欢。不喜欢的多数是儿媳妇,觉得公婆这样是侵犯了自己的领地、干涉自己的生活。
我绝对不是什么勤快人,我连自家的事都不想干、不得不干,更不可能去帮别人干活了,还吃力不讨好,除非我疯了。
如果子女勤快,在家有时间也有兴趣做饭洗衣做家务,不仅不再成为父母的负担,反而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,一般父母都乐意同他一起生活(对子女有更高的要求的除外)。
有些收入高、有实力的父母还让工作不稳定的子女做起了“全职儿女”,按月付工资,权当请保姆了,还比保姆可靠贴心。对子女来说,既解决了就业问题,还忠孝两全。
但如果父母不是那么任劳任怨的,子女又懒惰,还嘴巴不甜,双方天天在一起,无疑成了相互折磨。
父母觉得把你养大了、也砸锅卖铁供你成了家,已经完成任务了,你还赖着不走,继续压榨我的剩余价值,婶可忍叔不可忍。
子女觉得你就我一个孩子,以后我给你养老送终,任务艰巨着呢,你现在身强力壮的,帮我做点家务带带孩子咋了?亲人之间不就应该相互帮助吗?
好了,这矛盾就来了,日复一日的,亲情也消磨殆尽,只剩下满腹牢骚,甚至满腔怨恨。
父母爱孩子是出于本能,但这本能不足以支撑几十年付出无怨无悔,父母对孩子不计回报的爱其实只有短短的两三年。
俗话说“三岁看老”,一到三岁,父母就开始考察这孩子聪明不聪明、性格好不好。上学后更是看成绩说话,考得好,笑脸相迎;考砸了,恶语相向。
随着孩子的长大,父母的要求也不停地转换:从要求成绩好、到要求工作好、再到要求找的对象好,终极要求是对自己好。
当孩子达不到要求,父母越来越失望后,就甭指望父母一直想把他留在身边,天天相亲相爱一家人了。
孩子对父母也一样,幼儿时期希望父母时刻陪伴自己;
儿童时期希望父母不停地给自己买玩具;
学生时期希望父母不要给自己压力;
找工作时希望父母能帮上自己;
找对象时希望父母给自己买房子;
生娃后希望父母给自己带孩子;
养老时希望父母自给自足……
掺杂了这么多的利益纠葛,亲子关系怎么可能还是单纯的血缘关系呢?也就是有利益关系的血亲,或者有血亲的利益关系罢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亲子关系从始至终都亲密无间,可以说还停留在3岁之前,中老年的妈妈和成年人子女还是彼此眼中世界上最亲的人。
这也许是很多父母希望看到的样子,然而喜欢的未必是健康的,真要这样很可能是一场“灾难”。
成年人在感情上极度依赖父母,无法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,配偶更像插足者,还是插不上的那种。这类人有个大家熟悉的称号:妈宝男、妈宝女、恋母癖、恋子癖。
如果有女人希望将来儿子永远把自己放在心尖尖上,在与儿媳的争斗中无原则地站队自己。
那我请你想象一下:你小时候,你父亲对爷爷奶奶惟命是从,还伙同爷爷奶奶一起欺负你妈的情形吧。
你会认为他是一个好男人、好丈夫、好父亲吗?你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吗?
我希望我女儿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,该成家的时候成家。如果不行,那至少不要天天在我面前晃,好像时刻在告诉我,该工作时没工作,该成家时没成家。
我只想眼不见心不烦,这要求不过分吧?
其它帖子
- 扫描电镜系列产品,看..
点击:6 / 回复:0
- 说说伺候老人这种事
点击:125 / 回复:0
- 在接受和无奈中忍耐
点击:38 / 回复:0
- 有个小困惑,是我太苛..
点击:41 / 回复:0
- 聊聊找女婿这事吧
点击:53 / 回复:0
- 双职工家庭现状
点击:65 / 回复:0
- 关于孩子
点击:44 / 回复:0
- 遥不可及的母爱
点击:34 / 回复:0
- 求助帖:关于孩子上学
点击:32 / 回复:0
- 聊聊关于生娃的事
点击:63 / 回复:0